Tube China中国国际管材展在沪盛大开幕
张珍方至今还是一位煤老板。
他认为,就算欧盟引入惩罚性关税,包括太阳能世界公司在内的德国企业也未必能够重新赢回原先的市场份额。太阳能世界等企业状告中国企业倾销的做法招致不少德国业内人士反对。
这家位于波恩的企业2011年营业额虽达10.5亿欧元,但其年度报表上依然显示近3亿欧元的亏损在欧盟受理总额超过200亿元的针对中国光伏反倾销诉讼之后,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商务部将在9月17日之前定夺是否对欧盟对华出口的多晶硅进行反倾销调查。无锡尚德执行董事长施正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盟对中国光伏出口进行反倾销调查,最终只有双输的结局。8月17日,江西赛维、江苏中能、洛阳中硅等多家光伏上游的多晶硅企业曾向商务部提出欧盟对华倾销多晶硅的双反申请立案。目前,中国光伏行业超过一半的产品都销往欧洲,如果这个通道堵死,将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截至本报记者发稿时止,尚德、英利、阿特斯、天合等各大光伏巨头均已发布声明,表示将抗争到底。9月6日,欧盟决定对中国光伏产业对欧盟出口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成为截至目前中国遭遇的最大反倾销调查。欧洲的初步关税可能会在明年5月份实施,而最终的关税出台将不会早于明年12月。
美国和欧洲的政府机关及其他用电方,向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家庭和企业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补贴,因此中国也从中获益。无视中国对欧洲的葡萄酒和工业材料的报复威胁,欧盟准备最早将于本周四上午展开一次范围广泛的调查,以检查中国企业是否在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口太阳能组件。但中国评估贸易惩罚的方法相对来说则比较神秘,这也时而成为了欧洲和美国批评的对象。她警告称,中国太阳能组件制造商已经面临了利润下降、资本短缺,以及外国需求减弱的问题。
这些知情人士坚持以匿名的方式,探讨此类外交敏感问题。中国产业官员和监管机关时常否认在外国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太阳能组件的指控,坚称他们斥巨资新建的大型工厂降低了成本。
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组件有超过90%用于出口。中国政府已经作出了反应,指责美国多晶硅生产商从事不公平贸易行为,并威胁要对它们收取高额关税。驻在北京的一位太阳能产业咨询师弗兰克豪格维茨(Frank Haugwitz)表示,如果欧盟加征关税,将会对本来已经产能过剩的中国光伏产业造成严峻的打击。欧盟官员拒绝评论太阳能组件的问题。
但中国大型太阳能企业出现了严重困损,尤其是在第二季度。SolarWorld在美国俄勒冈州也有分支,这家公司曾在美国组建了一个太阳能组件生产商联盟,并曾使用法律手段,迫使美国商务部接受自己的申请。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欧洲红酒实施报复性制裁的政治可行性更高。一块太阳能电池板需要两年时间,才能产生出与生产这块电池板消耗相当的电能。
美国和欧洲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产地。这次即将开始的调查是为了回应一个欧洲企业联盟的申请,这家联盟有大约20名成员,以德国太阳能组件制造商SolarWorld为首。
与如此高速的增长伴随而来的,是太阳能组件批发价格急剧下跌,在过去四年中已经下降了高达四分之三之多。富人和政府官员慷慨解囊购买昂贵红酒的传闻,加剧了公众对巨大的贫富差距的焦虑。
知情人士称,欧盟贸易案件不同于美国的行动,这个欧洲的案件最有可能仅限于反倾销申诉,不会包括征收反补贴关税。关于中国实施报复的可能性,他们回答说,欧盟的标准态度是,其他国家仅应当在符合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规定的情况下,实施贸易限制。两周前,在广州举行的一次行业会议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Import and Export of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Products)负责太阳能产品的副主任陈惠清表示,中国太阳能产业已经向布鲁塞尔派出了代表团,作为劝说欧洲官员不要启动贸易案件的最后努力。由于太阳能组件系统的成本中一大部分在于安装,而安装成本的下降速度并没有这么快,所以零售价格的下降速度则要慢很多。美国商务部今年5月宣布,对中国太阳能组件加征至少31%的初步反倾销关税。然而中国政府有强烈的意愿建立一个规模巨大的太阳能组件产业,并且正在开始补贴,扩大太阳能组件有限的国内市场。
本周三,官方报纸《中国日报》(China Daily)援引一位未指明身份的商务部人士的言论表示,如果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组件展开行动,中国政府可能会对欧洲葡萄酒和多晶硅进行报复性贸易限制。中国多晶硅生产商已经要求该国商务部进行调查他们在欧洲的竞争对手是否在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向中国倾销得到补贴的多晶硅。
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不鼓励西方国家禁止使用其补贴购买中国太阳能组件。在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中,美国和欧盟都遵循缜密的准司法程序,在行动之前记录下相关公司的大量意见,并会遵循详细规定来决定关税水平。
多晶硅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组件生产的主要材料。因为国内产能不足,所以中国太阳能组件制造商需要大量进口多晶硅。
而从今年3月起,美国已经开始征收2.9%到4.73%的初步反补贴税。中国正在快速扩大本国多晶硅产能。尼茨施克同时是SolarWorld公司的副总裁。这将是欧洲历史上最大的一桩贸易案,并可能最终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产品大幅提高关税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仅从德国就进口价值3.6亿美元的银浆,进口多晶硅更是高达7.64亿美元。不仅如此,欧洲还有可能失去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发展最快的中国市场。
欧盟委员会9月6日发布公告,决定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更重要的是,中国也应尽快采取类似的反制措施,让欧洲感到切肤之痛。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在一份公开声明中曾指出,中国产品近年的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大幅降低,中国的竞争优势在于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绝非倾销和补贴行为所致。中国商务部今年8月份已经受理国内产业要求对产自欧盟的多晶硅实行双反的调查申请。
事实上,这种指控完全站不住脚。硅料成本占光伏组件成本的25%以上,使得光伏组件的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欧盟一旦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光伏产业将遭受灭顶之灾,大批企业将有破产之忧,约30万从业人员将受到严重冲击。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在2015年将达到15GW,2020年将达到50GW,年均新增装机容量为3-5GW。
一方面,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应合力与欧盟交涉,利用欧洲必须维护选民利益的特点进行反制。指责中国光伏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和政府的补贴行为,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的低价格导致欧洲产品的市场价格削减。
欧盟对中国光伏组件反倾销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行为,反倾销受益方只是少数公司和群体,而行业内大多数欧洲企业会因此付出额外的代价,它会将中国优质低价光伏产品挡在门外,欧洲的材料和设备加工商都将深受其害。为应对欧盟的反倾销大棒,许多中国光伏企业将把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造成中国实体经济外流。
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出口多元化策略,特别是加快国内应用产业开发。今年以来,硅料现货市场价格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由年初30美元/公斤下降至目前的18美元/公斤,降幅达到40%。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